您现在的位置: 福建招生考试网 > 高考 > 全国高考 > 江苏高考 > 文章正文
 
质问江苏改革:权利都没了,还谈啥高考
2007-6-30 7:57:34 来源:不详 【字体:小 大】

  随着江苏省今年高考成绩揭晓,无论上榜生还是落榜生,都感觉很不轻松:上榜生——今年必须走掉,否则明年无法复读,从此与高考无缘。所以,在填报志愿现场,“保险”、“保底”等示警声不断,一些差学校反倒成了“香饽饽”;落榜生——今生告别高考,“读出头”已成为泡影,摆在面前的只能是就业一条路。
于是,在抑愤、无望之下,哭骂之声不绝于耳,一些骗子获得了诈骗机会……

  这一切,都拜江苏省教育厅高考新方案所赐!该方案提出“3+学业水平测试+综合素质评价”模式,高校录取时将按语数外3门统考成绩划定省控线,各高校再参照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录取。学业水平测试在高二阶段进行(今年已经进行过),2007届以上的高中毕业生没有参加这种测试,没有学业水平测试成绩,也就自然丧失了再高考的权利!

  允许复读,不设限制,这些非常难得的高考制度性进步,一下子被教育部批准的“3+学业水平测试+综合素质评价”模式所抛弃,我们这些“过来人”也忍不住要怒问两级教育主管部门:你们有什么权利剥夺我们的高考权?在招生计划没有多少增加的情况下,江苏省教育厅悍然推出高考新方案,将14万落榜生(52.6万人参加高考,38.5万个录取计划)和放弃大专校、民办校计划的考生,直接“赶”向了社会,你们对这一层人的前途与未来负责了吗?诸如吾等“过来人”,刚刚为高考不设年龄限制欢欣鼓舞,准备“老(中年)夫聊发少年狂”,一下子又被拒绝于高考考场之外,你们对这数以千万计的人该作何解释?

  改革总要触及一些人的利益,必须下决心摔掉一些瓶瓶罐罐,有“破”才有“立”……这是很多“改革者”都讲的官话、大话、套话,江苏省高考新方案出台也未例外,面对各种各样的反对声,一些官员仿佛聋子一般大讲新方案的优点,缄口不提对“‘老人们’怎么办”这一尖锐而又现实的问题。新方案的科学性等问题我不说,这里只提醒那些“改革者”一点:新方案触及的不是“一些人的利益”,而是“一大群人的权利”!看上去,组织高考的官员们反倒不懂高考的本质意义,倒需要门外的我作一番指教了:高考的意义在于“考高”——通过考试,迈向更高的发展平台。市井流传着一个通俗而现实的说法:考上一个大学生,好了上中下三代人。高考就如同一部相对公平的“梯子”,让各层各类的人都能机会均等地迈上新的层面,改变自己及家庭乃至家族的命运,这正是底层百姓安贫、守道、重学的原因所在,也是他们全部的希望所在。而今,公民自由高考的权利都被剥夺了,那么一大群人向上的“梯子”都被撤了,这样的新方案在大方向上就是倒退,即使其中还存在或导生出什么进步,那也是挂一漏万的“白搭”。

  在这里,有必要介绍一下江苏省高考改革的“辉煌历史”:从2000年开始,江苏高考方案8年改革了4次,包括“3+小综合”、“3+大综合”、“3+1+1”,还有就是现在的新方案。令人哑然失笑的是,每次改革后都赞声一片,随后很快又被废除。一套高考方案的生命周期只有两年,每次总有一批学生被剥夺再高考的权利,尽管很多人不理解和反对,但改革方案依然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出。而今在江苏省内,提到高考很多人会问“今年怎么考了”,担心高考方案不稳的则比比皆是。就江苏省高考改革都能申报吉尼斯式的扎堆,让人不能不怀疑这背后存在着教育厅官员标新立异的冲动,让人不能不考问教育厅官员心里否是装有考生,让人不能不担心教育厅官员要担当得起组织高考的职责。

  权利都没了,什么都没了,高考也不例外。江苏省教育厅,别再念叨高考新方案有多好,请告诉我们“老人们”怎么办。

  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 
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  资料库
·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
·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
·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
·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
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
·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/高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
·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
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
·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(截至2007年3月15日
·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
·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
·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
·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
·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 港大等位列三甲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
·部分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
·全球MBA百强榜出炉
·2003-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
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
·2003-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
·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
·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
·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
·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
·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++级专业学校名单